3/17
拔罐治療通常持續5至10分鐘,這段時間內,罐體的吸附作用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,加速新陳代謝,有助於緩解肌肉疼痛、消除疲勞。
治療結束後取下罐體,皮膚上的圓形印記會在一段時間後逐漸消退。
值得注意的是,拔罐療法雖然在古代醫學中有著廣泛應用,但現代醫學對其機制和效果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解釋。
研究發現,在拔罐過程中,皮膚表面的血管因為罐內產生的負壓而發生反應。
這種負壓是由罐內空氣被抽出造成的,它使得罐子能夠緊緊吸附在皮膚上,隨著罐內壓力的降低,皮膚下的血管受到壓迫,導致血管壁受到拉伸。
3/17
4/17
這種物理拉伸作用可以引起血管內皮細胞的形狀改變,進而激活血管內的一些受體和信號通路。
這些生物化學反應可以導致血管的通透性增加,使得血液中的某些成分,包括紅細胞和血小板,能夠透過血管壁進入周圍組織,形成我們所見的瘀血。
而且,拔罐過程中產生的負壓效應不僅作用於皮膚表面,還能深刻影響周圍的神經末梢。
這種負壓刺激能夠激發神經末梢的反應,導致局部區域出現疼痛感知和一種特殊的炎症反應。
值得注意的是,這種炎症反應並非傳統意義上的負面效應,它實際上是身體自我修復機制的一部分,通過誘導血管擴張和血流量的顯著提升,從而積極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的加速。
4/17